北京老齡法律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陳洪忠
在“生前不言死后事”的傳統觀念影響下,有些老人對立遺囑很忌諱,但立遺囑不僅能有效避免繼承糾紛,實現家庭和睦、有序傳承,還能促進尊老愛老,對老人自身、家庭及社會和諧發展都有益處。
早在2021年7月22日,國家發改委、司法部發布的《關于進一步完善公證服務價格形成機制的指導意見》,就明確要“根據形勢變化,不斷完善公證費用減免政策……對80歲及以上老人首次辦理遺囑公證,免收遺囑公證服務費用?!苯?,司法部召開新聞發布會,介紹公證服務減證便民的情況,其中確認該項服務已落實。
其實,北京等福利政策較好的城市很早以前就規定80歲以上老人可免費辦理遺囑公證。從2017年開始,北京公證行業將免費范圍從80歲降到70歲。截至2023年6月8日,北京公證行業累計為年滿70周歲的老人免費辦理遺囑公證1.3萬余件,減免費用500余萬元。
雖然社會各界在大力推動,但立遺囑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。法律對立遺囑的規定非常嚴格,一但無效,就可能留下無法彌補的遺憾。據統計,我國司法實踐中遺囑無效率高達80%~90%。原因有很多,如遺囑沒有簽名,或僅寫“父”“老爸”等字樣;不寫日期,或僅寫年、月,未寫日;遺囑沒保管好,被蟲蛀、被雨水泡,或被個別繼承人盜走、銷毀、篡改等,這些都可能導致遺囑無效,違背老人的遺愿。
有時候,即便遺囑書寫得很規范,法院也會因遺囑人筆跡存疑、受脅迫、無民事行為能力等原因判決遺囑無效。比如,在某案例中,遺囑上只按了手指印,沒有遺囑人的簽名,但在相近時間的訴訟中卻有其簽名文件,遺囑因此被判決無效。還有的是因遺囑見證人選擇不當,比如見證人先死亡、沒有見證能力、長時間不能證明見證經過等,被法院判決無效。因此,立遺囑是件需要學習的事,老人不僅不應避諱,還應詳細了解其中的注意事項,主要有以下5點。
有遺囑能力?!睹穹ǖ洹返?143條規定:“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立的遺囑無效;遺囑必須表示遺囑人的真實意思,受欺詐、脅迫所立的遺囑無效?!边z囑能力是遺囑合法有效的前提,老人最好能在老年癡呆等病癥出現前立好遺囑?;加忻@、啞、盲等生理缺陷而無精神病的成年人,一般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,但也有例外,如不識字也不會手語的聾啞人,因無法滿足任何一種法定遺囑形式,不能留下真實意思,所以不具備遺囑能力。
處分清晰明了。遺囑內容應清晰明確,沒有異議。如果遺囑只確定財產載體,可能被視為未對具體財產進行處分,將按法定繼承辦理。例如,某遺囑中的“所有存折都在寫字臺中間抽屜皮夾里,你自己取用”,其實并未明確存折里存款的繼承情況。
內容合法。遺囑內容應符合法律法規,不違背公序良俗,不背離所處社會一般道德準則,比如讓寵物或婚外同居情人等繼承遺產都是無效的。
遵守必留份規定。遺囑中不得取消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。沒有生活來源,或雖有生活來源但不足以維持基本生活的繼承人,如果被剝奪繼承權,將面臨生存危機,因此沒有為其保留必要份額的遺囑無效。如果胎兒出生后是繼承人,遺囑中應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。因為被繼承人死亡,撫育子女的責任、義務也隨之消失,保留胎兒的繼承份額,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其成長需要,減輕生存壓力。
形式滿足規定?!睹穹ǖ洹返?134條~1139條對自書遺囑、代書遺囑、打印遺囑、錄音錄像遺囑、口頭遺囑、公證遺囑的具體要求進行了詳細規定。無論采取哪種形式,遺囑人一定要嚴格遵守制作、見證人、代書人、簽名和日期標注等規范,保證遺囑的有效性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