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ode id="oslav"><sup id="oslav"></sup></code>
      <pre id="oslav"></pre>

    1. <pre id="oslav"><del id="oslav"></del></pre><big id="oslav"></big>

    2. 老人再就業護好權益

      受訪專家:北京市京軒律師事務所主任 張紅艷

      本報記者 卞磊        

      “我們這個年紀,合適的工作太難找了?!?1歲的王先生告訴記者。他之前在昆明一家物業公司任管理崗,退休后想繼續發光發熱,但熱情很快被現實“澆滅”。去年起,他在多個招聘網站發布求職信息,最后都石沉大海?!奥犝f現在再就業的勞動糾紛較多,我退休金夠生活,就不打算再找了?!蓖跸壬f。

     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,越來越多的銀發族希望重回職場,但從求職、工作到出現糾紛維權,每一步都比想象中艱難。近日,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梳理中國老年人才網和全國離退休人才網的72931條簡歷信息發現,求職的多為55~65歲低齡老人,這意味著他們剛從原崗位上退休,便選擇繼續奔赴職場。他們大都符合“人才”一詞的定義,或是身居高位的經理,或是從事會計、工程師等職業,在某方面擁有一技之長。但企業提供的崗位數量非常少,僅有1317個,其中近兩成還是保潔、修理工等低層職位。

      好不容易找到的工作也很難讓人滿意。我國《創新》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,39.13%的老人認為,再就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工資低,占比最高,其次是福利待遇水平明顯降低,“工作重、耗時長、壓力大”排在第三位。另外,很多應有的權益也難以得到保障,甚至可能陷入討要薪酬的困境。研究顯示,46.38%的受訪者沒有簽訂任何合同或協議。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以“超齡老年人”為關鍵詞,以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為起止點,搜索案由為“勞動爭議”的案件,出現2308份裁判文書,其中“確認勞動關系”是老人勞動爭議中的重要一環。

      “事實上,已達到退休年齡且依法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老人,不再受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》的保護?!北本┦芯┸幝蓭熓聞账魅螐埣t艷表示,老人退休后再就業,用人單位將不再與其簽訂《勞動合同》,雙方形成的是勞務關系,與勞動關系差別很大。一是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不同。勞動關系中的勞動者,除享有工資待遇外,還享有社會保險、福利等權利和待遇;勞務關系的當事人一般僅有權主張勞務報酬,而不享有社會保險和福利待遇。曾經有一個案例,老人再就業后,要求公司賠償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,但法院認定,老人已達到退休年齡,主張在此之后的社會保險待遇,缺乏事實及法律依據。二是適用法律不同。勞動關系受勞動法律保護,勞動法的立法宗旨是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;勞務關系受民事法律保護,對當事人的權利予以平等保護,主要依據當事人之間的約定來主張權利。三是解決爭議的程序不同。勞動關系的雙方當事人發生勞動爭議時,處理程序為調解—勞動仲裁—訴訟;勞務關系發生糾紛,當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。

      加強老年勞動者權益保障,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必要之舉。張紅艷建議從三方面著手,為“超齡職工”就業撐起保護傘。

      政策層面。健全老人權益保護法制保障和制度保障體系。一方面,通過對勞動法律法規的修改、補充以及完善地方立法,把老年勞動者權益保護納入特殊勞動關系,在法制層面予以保障;另一方面,可推行老年勞動者勞務合同示范文本制度、老年勞動者社會保險制度等。

      社會層面。建立健全就業服務體系,加強老年勞動者技能培訓,為有意愿的老人提供公益慈善、基層治理等機會。

      個人層面。再就業老年群體應盡量避免與用人單位口頭約定勞務事宜,建議簽訂規范的勞務合同,并詳細約定工作內容、工作條件、工作地點、職業危害、安全生產狀況、勞務報酬、報酬支付方式、勞務合同期限、休息和假期安排、醫療補償、加班補償,以及保險繳納、其他福利待遇等。勞務合同簽訂后,應保存好材料,一旦發生勞務關系糾紛,勞務合同是有效保障?!?

     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|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|国农村精品国产自线拍|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|jiuse88久久综合
        <code id="oslav"><sup id="oslav"></sup></code>
          <pre id="oslav"></pre>

        1. <pre id="oslav"><del id="oslav"></del></pre><big id="oslav"></big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