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訪專家:北京老年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羅智
本報記者 牛雨蕾
生活中,不少老人起身時會頭暈、心跳加速,無法維持直立狀態,但立刻坐下或躺下就能緩解。這是什么原因?近日,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研究人員在《中華老年醫學雜志》上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,老人出現類似反應,可能是患了“直立不耐受”,其危害在于引發跌倒,造成軀體損傷和緊張恐懼等心理問題。
北京老年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羅智告訴《生命時報》記者,直立時正常反應為交感神經興奮、迷走神經抑制,外周阻力增加以維持血壓,下肢肌肉收縮將血泵回心臟。如果人體調節機制出現問題,從坐臥位變為直立位時,將出現一系列不適癥狀,統稱為直立不耐受,大致可分為直立性低血壓、直立性心跳過速、血管迷走性暈厥3種。
老人出現直立不耐受,會大大增加跌倒的可能性,輕則造成軟組織挫傷,重則引發心血管病,可能導致癱瘓等,增加死亡風險。此外,直立不耐受還會帶來焦慮、抑郁等情緒,影響心理健康。羅智說:“國外統計數據顯示,65歲以上老人出現直立不耐受的比例為20%,75歲以上可能達到30%,養老院老人發病率可能更高,接近50%?!币虼?,了解直立不耐受的具體癥狀、病因以及應對方式,對老人的身心都有好處。
直立性低血壓。這是老人最常見的一種直立不耐受,癥狀包括頭暈、惡心、視物模糊等。羅智介紹,一般情況下,人體從坐臥位向直立位轉換時,身體血液會集中流向下肢和內臟,靜脈回心血量迅速減少,心室血量和輸出血量隨之減少,導致血壓下降。老人由于年齡增長,血液壓力感受器變得不敏感,相關反應機制失效,就導致直立姿勢血壓迅速下降,腦部缺血,出現眩暈、跌倒等直立不耐受情況。
直立性心動過速。老人出現直立性心動過速,癥狀包括心率加速、頭痛、乏力、出汗等,可能是因為改變體位的速度過快,也可能與心肌缺血、竇性心律等心血管問題相關。心動過速時,腦部血流灌注不足,自主神經被過度激活,就可能出現直立不耐受。近年研究結果顯示,直立性心動過速是新冠肺炎感染后的常見表現。
血管迷走性暈厥。暈厥分為反射性、心源性和直立性低血壓暈厥,血管迷走性暈厥屬于第一種,是臨床上引起暈厥的常見原因,約占急診暈厥患者的70%。血管迷走性暈厥是由起身過快、情緒激動,引發血管壁破損、自主神經反射異常導致的暈厥;心源性暈厥是由心臟病導致,如心律失常、主動脈瓣狹窄等;直立性低血壓暈厥多因突然坐起或站立時血壓降低導致。 “大概有25%的人會在一生發生一次暈厥,老人出現這種情況尤其要重視?!绷_智說。暈厥的前驅癥狀包括出汗、皮膚發熱、惡心、認知困難、視物模糊、思考和注意力受干擾等,可因呼吸亢進出現胸痛、肢端麻痹,老人如果出現上述情況,要及時采取措施。
羅智表示,以上3種直立不耐受的治療方法基本相同,健康教育和改善生活方式是一線療法,具體有以下幾種。一是要補充好水分、鹽分。近期,國內不少地區都進入了酷暑模式,老人中暑的幾率較高,容易出現直立不耐受。因此,建議老人多飲水,必要時適當喝些淡鹽水。
二是適當增加肌肉力量,尤其是腿部力量,提倡劃船機、游泳等不對抗重力的運動,避免起身時低血壓,緩解直立不耐受?!暗唤ㄗh老人進行劇烈運動,尤其是在高溫天氣下,不能讓核心體溫升高,否則水分會丟得更多?!绷_智說。
三是從坐臥位到直立位,要重點關注3個1分鐘。1.起身時坐1分鐘。老人從躺位變為坐位,要坐1分鐘適應一下。2.在床邊坐1分鐘。雙腿從床上轉移到床邊,雙腳著地,適應1分鐘再繼續起身。3.原地站1分鐘。老人起身后,如果馬上開始走路,也容易出現直立不耐受,可以原地站1分鐘再走。
此外,老人還可使用腹帶或彈力襪改善靜脈回流,或采用頭高位睡姿等緩解癥狀。如果未見好轉,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鹽酸米多君或氟氫可的松。
需要注意的是,某些藥物也可能引發直立不耐受,比如高血壓患者吃的降壓藥、前列腺增生患者服用的治療藥物等,老人要及時跟醫生溝通,在專業指導下減量或換藥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