頭腳手都要運動 讓關節少點水腫
受訪專家: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 葉珊慧,本報特約記者 韓文青
如果關節有炎癥,睡眠或活動減少時關節周圍組織開始滲液或充血水腫,不僅會造成腫痛,還會擠占關節的活動空間,導致“晨僵”。雖然適當運動幾分鐘或1小時后,滲液被吸收,癥狀會隨之緩解,但每次“重啟”的過程實在難熬。
一般來說,如果關節周圍組織出現水腫、滲液積聚,就有可能出現軀體發僵,比如軟骨磨損是骨關節炎的發病元兇,可導致膝關節水腫、僵硬,一般半小時內可緩解;腰椎間盤突出部位出現水腫、粘連時,可導致腰部僵硬;腕管綜合征的原因之一是滑膜增生、滲出,也常出現手部晨僵;搬了過多重物或進行激烈運動后,關節負擔大且肌肉長時間緊繃,也可造成關節紅腫,偶爾出現晨僵;空調溫度過低、穿衣太少等寒冷刺激對關節均有影響。
為緩解或預防晨僵,患者可在睡前做小幅度的拉伸運動,適當活動關節、緩解緊張的肌肉,可降低疼痛發作的頻率。
頭部畫十字。先緩慢低頭,然后依次向后、向左、向右移動頭部,每個動作維持5秒左右,循環8~10次。
攥拳頭。進行握拳動作,握時用力握緊,保持5秒左右,展開時盡量放松,循環8~10次。
拉伸前臂。雙臂伸直,手心朝下,向上抬起,直到與地面平行;左手下壓右手手掌,直至有拉伸感或與地面垂直;保持5秒左右,循環8~10次。
拉伸雙腿。雙臂伸直,抵住墻壁;一條腿向后伸直,腳跟平放在地面上;緩慢彎曲前膝,感覺腿部后側的拉伸;保持10~15秒后,換另一條腿。
平時除了遵醫囑服藥,患者也可以打太極拳、八段錦來活動筋骨;睡前可用溫水泡腳或洗熱水澡,休息及睡覺時注意局部保暖;枕頭別太高、床墊別太軟。
由于晨僵往往是一些風濕免疫病很早期的“預警”信號,常見于類風濕關節炎、風濕性多肌痛、強直性脊柱炎或骨關節炎,只要原發疾病不解除,晨僵就難以完全自愈。因此,出現癥狀后應及時就診,以免貽誤病機?!?